编舞蹈活动方案7篇
我们要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智慧,制定出的活动方案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工作总结通常包括对项目进展、挑战、成功和失败的描述,以及对解决方案的讨论, ,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编舞蹈活动方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编舞蹈活动方案篇1
为加强与其他社团的交流,响应学院社团文化艺术巡礼,融合肇庆学院多年艺术巡礼文化,加深各学院同学对舞蹈协会的认识。同时让同学们有机会认识各种舞蹈,拓宽艺术视野,增长对舞蹈的认识。因此,本协会决定举办主题为“舞动魅影”的舞蹈大赛。
一、活动主题:舞动魅影
二、主办单位:共青团肇庆学院委员会学生社团部
三、承办单位:肇庆学院舞蹈协会
肇庆学院交谊舞协会
四、活动要求:
1.舞种不限,可为民族舞、现代舞、街舞、交谊舞,可以个人或自由组合报名参加
2.参赛作品内容以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为主题
3.每个节目表演时间不超过7分钟,自备音乐、服装和道具等,费用自理,比赛音乐统一用mp3格式
五、初赛
将于5月xx日下午2:30在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大礼堂举行本次大赛初赛,届时将秉着公平公开原则邀请现代舞和民族舞的专业老师对参赛选手进行专业点评,选出晋级决赛的选手
六、决赛
将于5月15日晚上7:30在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大礼堂进行本次大赛的决赛,在初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将在决赛中一决高下,我们将对最后胜出的选手进行颁奖(视参赛人数而定)并授予证书,以资鼓励
六、参赛对象
省略
编舞蹈活动方案篇2
第一周:观看历年艺术节舞蹈作品视频以及舞蹈大赛作品
第二周:勾绷脚组合
第三周:地面踢脚、下旁腰组合
第四周:把杆地面划圈
第五周:地面延伸组合
第六周:头部及提压腕组合
第七周:把杆下旁腰
第八周:芭蕾舞的手形组合
第九周:把杆一位擦地
第十周:地面下横叉,踢后腿组合
第十一周:把杆小踢腿组合
第十二周:把杆五位擦地
第十三周:地面身韵组合
第十四周:成品舞蹈教学
第十五周:成品舞蹈教学
第十六周:成品舞蹈教学
活 动 方 案
1、辅导教师:周慧敏
2、辅导时间:每周辅导一次,每次90分钟。
3、辅导内容
第1周扶把组合练习
第2-3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第4-5周
1.手位组合练习。
2.大众健身操一级练习。
3.上学期两个成品舞蹈练习。
第7-8周
1.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2.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3.锅庄舞教学。
第9-10周
1.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2.舞蹈练习
3.学习小碎步组合。
4.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第11-15周
复习并排练汇报演出的舞蹈。
第16周
1.复习以前学的基本功及舞蹈。
2.考核总结
活 动 方 案
舞蹈社团目前有成员35人,每周四下午开展社团活动,主要通过练习舞蹈基础和形体训练,学习舞蹈动作,来增强身体协调能力、训练团员的舞蹈感觉,以及培养团员的形体气质。舞蹈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舞蹈社团还通过观摩一些舞蹈的录像资料、舞蹈现场秀,讲解各个舞种的渊源与区别,来增加同学们对舞蹈的理解力和鉴赏力,丰富同学们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培养孩子们的个性,提高她们的艺术修养。
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七至八年级学生自愿报名,组建舞蹈社团
三月:参观光明小学金帆舞蹈团,观摩舞蹈队员基本功训练
四月:编排舞蹈《竹筒声声》,欣赏民族舞的资料
五月:编排舞蹈 待定
六月:总结《在升旗仪式上》
?竹筒声声》
编舞蹈活动方案篇3
一、主题:
形体基训及舞蹈表演
二、活动对象:
二—四年级
三、具体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四、人数:
26人左右
五、活动目的: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爱好,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创设校园人文环境,展示学生艺术特长,特创立舞蹈社团,通过这个平台让喜欢音乐喜欢舞蹈的孩子得到培养,通过舞蹈训练让孩子手脚能更灵活的配合协调。同时通过舞蹈表演,也会激发起学生表现力和展示自己的欲望。
六、活动具体过程:
九月份:
1、宣传发动,确定参与活动的学生名单。
2、制定活动方案和教学内容。
3、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十~十二月份:
1、选取教材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形体基训,使学生的软开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2、通过一些舞蹈的基本功表演,让学生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舞台表演的锻炼。
3、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排练一至两个成品舞蹈,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一月份:
1、成果作品展示,舞蹈队员对本学期的内容进行大汇总,进行现场展示也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进行播放。教师总结。
七、舞蹈基本功训练要点:
头颈、肩、胸、腰、手、胯、腿、脚等训练。
1、头颈的训练: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的训练:压肩、环动、松肩。
3、胸的训练:含胸、展胸、仰胸。
4、腰部训练:弯腰、转腰、涮腰。
5、手位练习:基本手位。
6、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脚、向内转脚、向外转脚。
(2).腿膝部:压腿、吸伸腿、环动腿、踢腿、搬腿。
(3).腿部:横叉、竖叉、压叉。
(4)、胯部训练:开胯训练。
7、脚部训练
(1)蹲:把杆蹲、地面蹲。
(2)擦地:把杆擦地、地面擦地。
(3)勾绷脚:地面勾绷脚。
地面部分的练习:坐姿、勾绷脚、腿的外开、肩和头部的练习、后背挺直的练习、伸腿练习、压腿练习、胯膝屈伸、踢腿组合、背肌和腰肌的练习、腹肌的练习。
身体协调训练:腰组合、头肩组合、手臂动作配合、步伐训练。
舞蹈训练计划与安排:
基本功训练、舞蹈组合和表演能力训练。
成果展示:
学期末或元旦进行现场展示。
编舞蹈活动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的舞蹈是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童年的童趣、童心,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对于丰富小学生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小学生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常常为了表示高兴而手舞足蹈,对于大多数孩子,跳舞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促进个性丰富发展的文化生活方式。所以本次舞蹈班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在活动过程中不但要强调舞蹈技能,还要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形体得到一定改变,掌握一定的舞蹈基本常识。
2、通过基本功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乐感及协调性,树立团结协作的思想,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通过训练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意识到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学会自如地舞蹈,树立为自己跳舞的意识。
三、活动对象
二至五年级学生自愿报名,通过考核择优录取。
四、活动地点
学校舞蹈室。
五、活动内容
1、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手、头颈、胯、胸肩、腰、腿等地面部分的练习;坐姿、勾绷脚、腿的外开、肩和头部的练习;腿的练习:前压腿、旁压腿、吸腿、压胯。身体协调训练:腰组合、头肩组合、手臂动作配合、步伐训练。使学生腿的开度
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达到学习舞蹈的初步要求──具有健美、灵活的体态。
2、形体训练。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舞蹈组合训练。在进行体姿训练,面部表情训练的同时,适当加入舞蹈组合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掌握动作做法的过程中,加强舞蹈的.表现力,加强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表演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4、完整舞蹈的编排。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争取在学期结束前创作新的剧目的雏形,结合学校的各项任务进行排练,以达到学校的要求,完成任务。
5、舞蹈名作欣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剧目,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六、活动时间
每周四下午。
编舞蹈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过新年的快乐,增添新年的快乐气氛。
2、通过创编放烟火、打鼓、放鞭炮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通过参加假面舞会的表演,增强幼儿的社会性。
活动准备:
1、蜡笔、鼓、面具。
2、《新年好》背景音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参加“假面舞会”的兴趣
1、创设带上面具,向幼儿拜个早年。
2、我们今天要开个“假面舞会”,可好玩了,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可是你们没有面具,怎么办?
二、引导幼儿制作面具
1、教师出示已裁剪好的面具(露出眼睛,并用绳子系好),引导幼儿给面具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图案。
2、面具做好后,引导幼儿戴上自己的面具,开火车去参加“假面舞会”。
三、播放音乐,幼儿载歌载舞
1、教师出示鼓,引导幼儿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然后教师播放《新年好》的音乐,教师示范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使劲敲鼓。
2、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模仿敲锣打鼓,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放鞭炮、放烟火的动作,感受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四、活动结束:
恭喜恭喜的节日歌,感受过年的.气氛。
五、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制作鞭炮、烟花等新年物品,增添过新年的气氛。
主题总体要求:
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节日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唱唱、跳跳、做做的活动中,加深幼儿对元旦习俗的理解,感受元旦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注重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自由和动手机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意动静交替,让孩子们始终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都能得到了培养。各班老师结合班级情况以及年龄特点选上相关课程,及时将教学收获轨迹呈现。
编舞蹈活动方案篇6
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当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内心情感的抒发,人体动作的流动,性格气质的表露,可谓进入了最畅快、最具审美意味的境界。特别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学一点舞蹈,不仅有利于长身体,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文雅的气质,这也有益于素质的提高。本学期我担任舞蹈校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大胆创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民间舞蹈,丰富校园文化。
二、主讲教师:
才琳
三、教学材料:
中华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网上查阅、自我创编
四、授课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
五、授课对象:
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现在还有吸收一部分新初一学生。
六、课程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中了解身体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基本舞步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
2、技能领域:学习、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在舞蹈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进行舞蹈欣赏、评价。
七、课程内容:
1、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
2、舞蹈种类介绍。
3、中华民族民间舞考级成品舞蹈。
八、课程实施形式及措施:
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
2、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
3、课时安排:30课时,共分10个单元。
4、教学场地:舞蹈室。
5、教学用品:录音机、各种舞蹈伴奏磁带。
6、活动队规模:40人左右。
7、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
九、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
评价要求:
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
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
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
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
评价方式:随机评价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法:观察法、面谈法。
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
本学期,我将继续本着“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在改革中发展”的策略,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反思,边反思边整改,边整改边学习,有效地推进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
舞蹈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气质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孩子的一项特殊才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就会获得成功!
编舞蹈活动方案篇7
一、活动主题:
舞音堂社团首期“舞秀我秀”乐秀场。
二、主办单位:
舞音堂社团
三、承办单位:
舞音堂舞蹈团
四、协办单位:
舞音堂调动部
五、赞助单位:
六、活动目的:
1、增进社团人员感情,拉近距离感。
2、展现社团人员才艺,突出社团特色。
3、增进社团人员团队合作意识。
4、丰富校园生活。
七、活动方式:
舞蹈展示和现场公开课形式为主,小游戏以及其他才艺展示为辅
八、活动时间
xxx
九、活动地点:
校文化广场
十、工作人员安排
1,工作人员:舞蹈团各部门及调动部
策划书、总负责:刘历霖
负责人:陈琦、陈淑娴、李超群
2,项目组:拉丁部街舞部
第一项目组:节目组
街舞节目组:李晓聪
组员:街舞部
拉丁节目组:盛谦文
组员:拉丁部
任务:负责活动节目资源,质量的保障及活动当天的'顺利进行。
第二项目组:舞美组
组长:昌继伟
组员:调动部
任务:活动宣传的张贴、活动横幅的拉挂以及活动当天会场布置。
第三项目组:后勤组
组长:刘历霖
组员:舞蹈团、调动部
任务:搬运社团活动开始前的所需设备物品等、保障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活动举办期间维护现场秩序处理紧急情况。活动结束后负责现场清理和物品的搬运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