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会活动方案5篇

时间:2023-09-06 10:03:06 分类:工作计划

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目标受众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活动方案需要注重参与互动,让每个人都能融入其中并享受乐趣,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区域会活动方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区域会活动方案5篇

区域会活动方案篇1

活动名称:草垫叠叠乐

活动目标:

1.利用草垫进行叠叠乐游戏,在一定的高度上保持身体平衡自然地走。

2.在活动中勇于挑战,体验草垫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兔子舞》

2.草垫(直径为50cm)人手一个草垫若干

3.一条三米长的线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幼儿每人人手一个草垫子

2、随音乐和老师做热身运动。

二、叠叠乐

1.一块草垫(人手一块草垫排成一条长线)

重点:引导幼儿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放草垫。师:看,这是什么?(幼儿自由说)对,是一条彩绳,一会儿请小朋友一个草垫紧挨着一个草垫快速摆放在彩绳的旁边,然后在起点线后面排好队。

师:现在我们要在草垫子上走一走,看看谁的本领大,能稳稳地走过草垫不从草垫子上掉下来。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出发啰(跟着老师走过草垫)

小结:怎么会有人掉下来?我们走在一层草垫子上身体是不是很平稳的走过草垫呢?

师小结:我们用一个草垫紧紧挨着一个草垫拼成一条长长的直直的小路。

2.两块草垫

(1)下面我们来玩个叠叠乐的游戏,在玩之前我们要听首儿歌,听听儿歌里让我们做些什么?“一人一个草垫子,找个朋友手拉手,两个草垫叠叠好,紧紧挨着排一排,排在哪,彩带旁,排好以后站站好。”

(2)请幼儿摆放草垫。师:刚才是一条长长的直直的小路,现在小路变成什么样了?怎么变高了?是由两块草垫叠起来的。这回走在上面我们的身体会不会很平稳走过呢?

(3)第一次尝试走由两块草垫叠成的小路。师:走在两块草垫叠成的小路上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怎样能稳稳的走过这条有点高的小路呢?

(4)第二次走提出走的要求:“两手伸平保持身体平衡,小脚踩在草垫中间,又快又稳走过小路。”

3.三块草垫

师:三块草垫做成夹心饼干排成一条线是不是更短呢,排好后要马上到哪里呢?

师:小路变高,走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强调脚踩在草垫中间,手伸平稳稳得走过小路)

师:我们一起走走这条又高又短的小路吧。

三、游戏“比比谁更快”

1.幼儿自主排好两条由两块草垫叠成的小路,幼儿分成人数相等两组。

师:两块草垫叠叠好,分成两条小路排排好。

2.。幼儿比赛,表扬得胜的小组

3.收拾草垫,提出更高目标。

师:四块草垫叠得会更高,你能在这种小路上走过吗,下次我们再一起试试吧。

区域会活动方案篇2

活动内容与要求:

1、在玩玩、说说、尝尝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用肢体语言进行动作表现。

2、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香蕉每人一个;小熊、袜子、彩色的魔术盒各一个;小毛巾每人一条

设计思路:

3——4岁幼儿由于年龄还小所以在情绪上还不是很稳定,但是他们对吃的玩的东西十分感兴趣,为了使幼儿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再结合我们的主题活动《香香的水果》特设了本次活动,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活动流程:导入课题——启发想象——分享食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使幼儿产生兴趣

1、师:小猪今天带来了一样很好吃的东西,你们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呀?(出示小熊和事先在袜子里藏好的香蕉)

2、幼儿讨论,自由猜想。

3、请幼儿上来摸摸。

4、揭开谜底,出示香蕉。

二、启发想象(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

师:小猪带来的这个香蕉本领可大了,它会变戏法,你们信不信?(用疑问、游戏的口吻再次打开幼儿兴趣的闸门)

老师面带微笑的拿出香蕉:香蕉先生弯腰的时候像什么呀?(启发幼儿香蕉开始变戏法了)

师:香蕉先生睡觉的时候像什么?(老师面带神奇色,轻轻的把香蕉躺下)

师:这样看又想什么呀?(老师面带惊讶色,把香蕉轻轻的竖起来)

老师提醒:香蕉可以变成电话机或手机。

互动游戏:小朋友与老师通电话。

老师面带夸张的狠狠的把香蕉竖起来变成立状:香蕉先生站起来又像什么呀?(启发幼儿的感性经验)

老师提醒:把香蕉放在鼻子前(大象的鼻子或大牙齿)

互动游戏:学大象走路、甩鼻子;解放军叔叔开枪。

三、分享食物

老师很神秘的出示彩色盒子:小朋友们看,小猪今天不止带来了香蕉,还带来了一个很神奇的魔术盒,它呀可以变出很多很多东西,你们信不信?(让幼儿观看,里面是否有东西)

师:小朋友都看过了,里面有没有东西呀?

师:那你们小眼睛可要看好了,老师马上要变魔术咯,123变变变(把事先准备好的香蕉‘变’出来)

师:魔术盒本领大不大?小朋友们想不想吃呀?

1、在吃香蕉之前,先让幼儿用毛巾擦过手,再在吃的过程中告诉幼儿有东西大家一起吃才开心,在吃完之后教育幼儿将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2、让幼儿尝试剥开皮并随机加一个小小的启示:剥开的香蕉皮像什么?,对个别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幼儿在尝试中获得成功。)

3、幼儿在吃的过程中结合儿歌(大香蕉,弯又弯;好像宝宝的小嘴巴;大香蕉,香又甜;吃在嘴里糯糯的;我们喜欢吃香蕉;一口一口全吃光。)同时启发幼儿一口一口吃的时候,香蕉有从大逐渐变小的过程。

四、一起整理场地。

区域会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7以内的加减运算。

2、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文具的过程。

3、能积极参与购买文具的游戏活动,清楚地表达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含义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二“文具店”的场景图。

2、第29页操作材料《分分合合(三)》,铅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玩游戏"一共需要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加法。

1、教师出示"文具店"场景图,请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我们现在去逛逛文具店,请大家举手告诉老师文具店里有哪些文具?每种文具的价格是多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文具种类并观察到文具价格)。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

教师:大家请在文具店里购买两种文具,举手回答你买的的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你一共花了几元钱?

3、幼儿看场景参与"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的游戏,并个别讲述自己购买文具的事情。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幼儿了解老师算式中数字与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5=7买了2元钱的橡皮擦和5元钱的小刀,一共需要7元钱二、集体玩游戏:"还剩多少钱",学习7以内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

教师:现在大家用7元钱到文具店买一种文具,举手回答你想买的是什么?算一算买了这种文具后还剩下多少钱?

2、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

教师: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7元钱买了3元钱的钢笔,还剩下4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说出:

7—3=4一共有7元钱,买了3元钱的尺子,还剩下4元钱三、幼儿分组操作

(1)操作完成幼儿用书第29页:一共需要多少钱。

(2)操作完成幼儿用书第29页:还剩多少钱。

四、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介绍"一共需要多少钱"和"还剩多少钱"的活动结果,集体评价。

区域会活动方案篇4

活动一:手指点画“西瓜籽”

活动目标

1.喜爱手指点画活动,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幼儿园夏天主题活动——我爱夏天。

2.注意不把颜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活动准备

1.黑色颜料若干。

2.画好的西瓜的图片人手1张。

3.桌子蒙上大塑料台布。

4.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1.每人一张画有西瓜片的纸,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些什么?”

2.教师示范。

3.交待活动的要求:捋好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颜料在西瓜图片上点,但不要在一处重叠点。点完在抹布上把手指抹干净。

4.托儿画展览。

5.小结:知道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

活动二:故事“贪吃的小猴”

活动目标

1.能静听教师讲述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比较完整地说出“故事的名字叫xxxxx”。

3.知道吃东西时,要想到别人。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小猴、大象、小猫。

2.一棵用树枝做成的桃树。

活动过程

1.以启发性提问导入活动。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附后)

3.托儿在桌面教具的演示下,了解故事的内容。

活动三:数学游戏“认识前、后”

活动目标

1.初步辨别以自我或他人为中心的前与后的位置关系。

2.学说短句“xx在xx的前面”等,幼儿教案《幼儿园夏天主题活动——我爱夏天》。

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以小动物做客的形式来导入活动。

2.认识前、后。

(1)给小动物排队:托儿感受并说说以他人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引导托儿集体说:“xx在xx的前面。”或“xx在xx的后面”。

(2)小朋友排队,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前后方位。鼓励托儿自由地说说“xx在我前面”或“我在xx后面”。

活动四:游戏活动“我的影子”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影子。

2.感知夏天的太阳是火辣辣的。

活动过程

1.带托儿到户外,玩找影子的游戏。

2.观察太阳照成的影子,托儿尝试改变自己的.阴影(如做多种动作、转动身体等)。

3.互相摸摸同伴的头顶,说说有什么感觉。

4.师生来到大树下,感受树荫带来的凉爽。

附:故事:《贪吃的小猴》

一只小猴蹦蹦跳跳地出来玩。玩了一会儿,他觉得肚子饿了,就想找东西吃,抬头一看,前面有一棵大树,树上结了许多桃子。小猴高兴极了,他很快跑到树下,蹭、蹭、蹭地爬上桃树,摘了一个大桃子,没几口就吃掉了。他又摘了一个,大,大口地吃完了。小猴子肚子已经吃饱了,可是它还摘、还吃,摘一个桃子,吃一口,扔到地上。再摘一个,吃一口,又扔到地上。小猴往地上扔了许多桃子。树上的桃子生气了,对小猴说:“不许你再碰我们,我们要留给别的猴子吃。”小猴说:“我偏要摘。”桃子说:“你要摘,就叫你肚子疼。”小猴不听桃子的话,刚伸于去摘,肚子就疼起来了。小猴“哎哟、哎哟”直叫。大象伯伯走过来,问小猴:“你怎么啦?”小猴说:“我不听桃子的话,肚子疼死了。”大象伯伯看了看树上,又看了看地上,问小猴:“你吃了几个桃子?”小猴说:“我肚子饿,吃了好多好多。”大象说:“你肚子疼是因为桃子吃得太多了。再说,你扔了这么多桃子多可惜呀!”小猴点点头说:“大象伯伯,我懂了,下次再也不贪吃了。”大象说:“懂了就好。小猴,你骑到我的背上,我送你回家吧。”说完,小猴爬到大象的背上,大象把他送回家了。

区域会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活动情况,参与幼儿教育,更重要的是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促进了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发展。

2.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3.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4.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二、活动时间:xxx年4月12日(下午3:00)。

三、活动地点:大三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各班全体幼儿、三位幼儿妈妈、教师。

五、活动准备:

1.教师组织好幼儿。

2.包汤圆的材料准备:

a.碗、勺子、盘子、桌布、擦手毛巾。

b.请家长在家事先准备好包汤圆的馅儿(糯米粉、芝麻馅儿等)、围裙、幼儿包汤圆时穿的围兜、袖套、托盘人手一个。

c.圣女果、紫甘蓝、紫薯、黄瓜。

d.锅、电磁炉各两个、汤勺两个。(两名家长准备)

4.活动背景音乐《卖汤圆》。

5.一名老师在活动中拍照。

六、活动主持:丁丁妈妈。

七、活动流程及内容安排

(一)、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提前向幼儿讲述活动每个步骤的要求与注意点。

(二)、准备包汤圆,请事先准备好汤圆馅儿的家长将馅儿准备好,每个桌子放一碗。三位家长榨汁、和糯米面。

(三)、教师组织幼儿洗手,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家长教幼儿包汤圆并分组进行指导。

1.家长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两名家长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八)、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九)、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八、注意事项:

1.教师要高度负责,把每个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防孩子走失、乱跑、烫伤等情况的发生。

2.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

《区域会活动方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