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桔单车调查报告5篇
调查报告是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的一种工具,调查报告应该在逻辑上严谨,结构清晰,以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报告的内容,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青桔单车调查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青桔单车调查报告篇1
共享单车,更需共享文明
共享单车在中国各个城市火了。不到1个月时间,大街小巷已经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这些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骑走的单车,解决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喜爱。目前,多家共享单车运营机构已在中国各个城市投放了超过数十万多辆共享单车,然而在数量飙升的同时,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少市民呼吁,共享单车虽然很便民,但是使用起来更要文明。
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共享单车的亮点在于“共享”二字,它既意味着资源的共享,也意味着文明的共担。共享单车就是整合,整合也是节约,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通过科学统筹配置各种资源,既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也可协调各方互通有无,避免重复劳动和无谓的浪费。如果多一些整合意识,注意统筹兼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可以减少许多浪费。的确,共享单车为人们出行提供了诸多方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最明显的就是随便乱停,以及共享单车变成了“私享”单车。
当然,任何新兴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比谁厉害很多,大家都是在一个层次上探索,存在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找到解决办法。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共享单车运营方都要主动作为,及早出台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如福州多家共享单车运营方采用信用奖惩的方式来管理乱停车的问题,乱停将扣信用分,当用户信用分较低时,就需要支付更多的租车费用,当两次因违规被扣分,将会被封号1周。所以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发挥主观能动性,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些问题并非无解。同时,享有共享单车便利的市民,也要注意自身文明素质。即:共享单车虽然很便民,但是使用起来更要文明。只要大家都秉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共享单车,就是一种共享文明。
在这方面,深圳的做法值得效仿。针对共享单车乱停的问题,深圳明确界定了政府、企业及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并对自行车停放区域、用车秩序、停放要求、道路规划等方面作了说明,由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按职责执法。深圳还建立了“深圳交警自行车用户诚信平台”,对于存在交通违法的单车用户,统一纳入平台黑名单中,共享单车企业依据黑名单的信息,调整用户信用分、提高车费,而交警部门也能通过企业的大数据对违规用户进行处罚,实现政企信息互通。
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共享单车的发展,也要经过一个曲折的过程。正确看待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就能够对这一新事物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它不遵守相关非机动车交通法规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规范管理,在它遇到挫折时不是绕道走而是满腔热忱地支持它。它“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是改变城市公共生活的“互联网+”新事物,它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水分、空气、温度、光照、土壤、春风等,而这些养分的提供,需要运营方、市民和有关部门各方共治、合力共推,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相信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能给市民带来便利,也能为共建共享社会带来新思路,新突破。
信共享,拒固守
共享单车依托于人与人之间的信用,针对部分人对这种关系的破坏,我们不应退缩于一块称为“国民素质不高,我们玩不起”的龟壳里。切忌因噎废食,相反,我们更应该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拒绝自我否定,拒绝认为国民素质太低的陈旧观点。
共享单车就像是一个刚诞生的生命,充满了人们美好的期待和祝愿,若仅仅因为人们对它的伤害便干脆抹杀新事物,岂不是更大的伤害?新生命的分娩不是一丝苦痛都不会产生的,阵痛让母亲痛苦,但不能扼杀新事物出生带来的欣喜、改变,乃至革新,真正让新生命成长的是遭遇伤害、痊愈,消灭伤害,而非母亲的自我否定和对新生事物的扼杀。
我们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因为它客观上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促进着人们的进步,要看到的不该是有一帮人破坏规则,不守秩序;而应着眼于在这么几十上百万人中只有一小撮人破坏着整体形象。我们相信共享单车,也是因为国民素质是在稳步提升的,尤其是在新的一代人中,素质教育更是被提及又提及。知礼明让已成为了新一代中国人奉行的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时也有资格去接受这样一种经济形式。
故步自封,不知实际变化的断言是武断、狭隘、缺乏价值的,正如同水源一般,诚然,方今中国确实有一些水面有污浊,便若是自我否定,自我放弃,自我封闭,放弃从新事物变化中汲取活的水源,结果是会且只可能是越来越坏的。现如今一部分人素质不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人都不够格。一棒子抡死了所有人,那谁又知道断言人所期待的“现在”之后的哪一分哪一秒该是我们玩得起共享单车及其类似共享经济的时候呢?
人总是带着原始破坏性的,所有以才有了伏契克临终一句:“人们,我爱你们,可你要警惕”,让人们小心,但是我却认为应该“人们,你要警惕,可我爱你们”。局限于阴暗的树木必将枯廋将朽,只有把阴影甩在背后,面对阳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
我们需要政府及有关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监督,也需要个人坚守底线。相信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绝固守是拒绝自我否定。
点评:本文立论新颖,透过现象直抵本质,紧抓“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理性表达对新生事物——共享单车的看法,重共享,看优点,谋策略。全文闪现理性分析的光芒,不是像一般考生只是简单地吐吐槽,而是重分析,提建议。因此,算得上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青桔单车调查报告篇2
一、基本情况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环保共享经济。《20xx年共享单车经济社会影响报告》指出,20xx年,共享单车共计为中国社会带来2213亿元经济社会影响,包括提升民生福祉1458亿元,创造社会福利301亿元,赋能传统产业222亿元,拉动新兴产业232亿元等。20xx年1月25日,摩拜单车首先进入济南,首批共投放1.1万辆单车。在其运行的首月中,共有328万人次参与骑行,总行程68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xx0圈。
二、存在问题
1.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有扔倒在路边、停放在楼道内、占用盲道、占用公交车站位置等。此外,在路边经常看到硬件损坏、二维码损毁、车胎损坏、刹车失灵、链条断裂等现象也比较常见。
2.共享单车停放点设置不合理
调查中发现,有部分消费者在选择单车品牌时,主要的依据是附近有停靠点,也就是说有可共骑行的单车。实地查看有的道路单车数量不多,在泉城广场周边的单车数量也不多,经十路有的路段单车数量更是少的可怜,有的`路段确集中停放有几十辆。单车少的地方人们骑行不方便,多的地方又造成了浪费。
3.共享单车存在假冒二维码现象
通过媒体报道,有12.08%的消费者在单车上看到过加贴的假冒二维码,但没有扫描。5.51%在扫描二维码后发现页面不对便停止了操作。还有0.89%的消费者因为扫描了假冒二维码造成了财产损失。
三、建议
1城市管理部门应适当增加人流聚集区域的共享单车划线停放点位数量,增设指示性标语,在早晚高峰时段增加文明劝导员,引导市民有序停放单车。强化日常巡查监管,督促共享单车企业及时规范单车停放位置,及时处置破损车辆,避免出现受损无用的“僵尸单车”。
2. 城市需要在总体数量控制规模下,结合地方各企业车辆管理、维保服务能力、停放秩序情况实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动态调控各个企业投放数量和节奏,确保行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结论:
共享单车目前解决了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助于建设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倡导了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我相信,通过认真细致的管理和服务,必然会让共享单车更加友好便利地“为人民服务”。
青桔单车调查报告篇3
一、调查内容及结果(%)统计
1、您骑公共自行车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请具体写出)
(1)新地中心
(2)大约10公里
(3)中山陵
(4)胜太西路
(5)马群
(6)雨花台
(7)雨花托乐嘉
(8)雨花台百家湖
(9)江宁
(10)江北新区
(11)江边
(12)汉中门
2、您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公共自行车:
(1)自己一个人外出(59.35%)
(2)和家人一起外出(26.77%)
(3)和朋友一起外出(13.23%)
(4)和同学一起外出(0.65%)
3、如果您从未使用过公共自行车,原因是:
(1)使用手续繁琐(11.54%)
(2)借还车不方便(11.54%)
(3)公交或地铁可以直接到达(19.23%)
(4)没有专用骑车道不安全(34.62%)
(5)不会骑车(23.08%)
4、在您看来,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布点的情况如何?
(1)布点合理,方便借车或还车(63.55%)
(2)布点不匀均,借车或还车有时不是很方便(16.45%)
(3)布点太少,经常遇到借车或还车不方便的情况(2.26%)
(4)不知道(17.74%)
5、在您看来,公共自行车的车况情况如何?
(1)车况很好(73.55%)
(2)车况一般(25.48%)
(3)车况较差(0.97%)
6、在您看来,公共自行车的清洁卫生情况如何?
(1)大部分车子都是干净干净的(62.58%)
(2)有的车比较干净,有的车不是很干净(25.81%)
(3)好一些车都有点脏(10.65%)
(4)大部分车子都很脏(0.97%)
7、您会向您的朋友推荐使用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吗?
(1)会(72.58%)
(2)不会(8.39%)
(3)不知道(19.03%)
8、您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建设满意吗?
(1)很满意(59.68%)
(2)比较满意(14.52%)
(3)一般(16.77%)
(4)不太满意(8.71%)
(5)不满意(0.32%)
9、您认为,在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布点方面,还需要增加哪些点:(请具体写出)
(1)鼓楼区。
(2)瑞金路。
(3)燕江路、永济大道一线,特别是燕江路金陵新九村新八村,上元门地铁站等。
(4)光华门、石门坎、苜蓿园大街附近。
(5)湖南路沿线、光华路沿线。
(6)小行医院门口。
(7)一号线胜太路地铁站。
(8)各大地铁站。
(9)清凉门大街。
(10)三山街。
(11)山西路附近。
(12)江宁万达。
(13)主城区还要增加。
(14)石门坎。
10、对于南京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您的建议是:(请具体写出)
(1)用好一点的自行车,现在的车子骑的比较慢
(2)简化借车手续,增加借车办理网点,增加借还车分布点。
(3)是否可考虑自行车增加后座,便于带小孩等
(4)刹车能更从容,轮子稍微大一点,铃铛声音大一点
(5)加快网点布局,多设几个点,合理调配车辆。车位要大于车辆,不然还车很不方便。
(7)地铁等大站多布置,加强调配。
(9)政府专门为自行车划出的通道有些地方占用了。
(10)自行车的质量有待提高,投放时间不长,已经出现坐垫、轮胎、刹车损坏等现象,当然也存在着不文明行为导致公共自行车损坏。
(11)建议为公共自行车搭个棚,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延长自行车的寿命防止自行车热晒雨淋。
(12)各站点能否整合,早日实现“一卡通”,全市畅借。
(13)支持绿色出行,定期给车辆消毒。
(14)多引导文明交通,保护公共财产。
(15)用公共自行车出行的,在交通换乘方面乘车有优惠。
(16)组织骑行大赛。
二、总结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310人。其中男性188人(60.65%);女性122人(39.35%)。他们中常住南京163人(52.58%),在南京打工147人(47.42%)。年龄在18—22岁142人(45.81%),23—35岁150人(48.39%),36—59岁15人(4.84%),60岁及以上3人(0.97%)。
在310位参与调查的人中间,经常使用公共自行车114人(36.77%),有时使用103人(33.23%),偶尔使用67人(21.61%),从未使用过26人(8.39%)。经常及有时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人数高达70%。
人们之所以经常使用公共自行车,有一半人是为了上下班(50.32%),另有五分之一的人是为了外出办事(21.61%);其余的人则是出于骑行快乐、锻炼身体和外出游玩等愉悦心身、强壮体魄的目的,这个比例几近30%,反映了骑车者生活的多样性。与之相应的,有近一半的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者与家人、朋友、同学同行,反映了公共自行车在使用方面的一个特点,即“共动性”,也就是若干辆车在同一时间被同一群人使用,他们的行车路线相同、目的地相同。
对于那些从未使用过公共自行车的人来说,之所以不使用公共自行车,第一位原因是因为没有专用骑车道不安全(34.62%);第二位原因是不会骑车(23.08%);第三位是因为公交或地铁提供了足够的便捷(19.23%),第四位是因使用手续繁琐或者借还车不方便而弃之不用(11.54%)。因此,自行车专用通道的建设对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非常重要。
就公共自行车自身状况而言,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一是布点:63.55%的人认为现有的布点合理,借车或还车方便;2。26%的人认为布点太少,经常遇到借车或还车不方便的情况;16.45%的人认为布点不匀均,借车或还车有时不是很方便,另有17.74%的人表示自己对此问题不了解。二是车况:73.55%的认为车况很好,25.48%的人认为车况一般,占调查总数的;认为车况较差的只有0.97%。绝大多数人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车况给予的积极评价。三是清洁卫生:62.58%的人认为大部分公共自行车干净,25.81%的人认为比较干净,10.65%的人认为许多车都有点脏,0.97%的人认为很多车子都很脏。同样,大多数人对公共自行车清洁卫生给予了肯定。
正因为如此,72.58%的人表示会向亲朋好友推荐使用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只有不到百分之十(8.39%)的人表示“不会向他人推荐”,另有19.03%的人表示“不知道”。推荐的比例之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调查者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满意度。
同样,在调查中,当问及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建设是否满意”时,59.68%的人表示“很满意”,14.52%的人表示“比较满意”,16.77%的人认为“一般”,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两样不到百分之十(9.03%)。
除此之外,参与调查者还对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给出了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1、硬件方面:提高公共自行车的质量,提高自行车性能。如加大自行车后座,加大车轮的尺度,增强车铃响度等。
2、管理方面:强化对公共自行车的管理。如定期给车辆消毒,加快网点布局,合理调配车辆。再如,公共自行车搭个棚,延长自行车的寿命防止自行车热晒雨淋。
3、服务方面:提高服务质量,使之更加便民。如简化借车手续,增加借车办理网点,增加借还车分布点,早日实现“一卡通”。
4、宣传方面:加大文明使用自行车的宣传,如借车需要填写明文交通出行规范的资料,以及通过组织骑行大赛提高市民文明使用公共自行车的自觉性。
青桔单车调查报告篇4
现在,街上到处都是共享单车,我们不论上学还是出去玩,骑上它们都很方便。不过,我却发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很严重,还有很多共享单车被人为破坏。
有一次,我从电视上看到深圳海滨公园真像一个停放废弃共享单车的停车场。小黄车,小红车,公园到处都是共享单车,而且还有些车辆缺胳膊少腿的。
为什么共享单车会被破坏呢?为此,我具体调查了我身边的小区和街道。有些人看到小黄车挡了他们的路,就一脚踢开。小区里还有一些学生自己没钱骑小黄车,就用砖头砸开车锁。更严重的是有的人自己家的自行车车轮坏了,就拆下共享单车的车轮来换上。
从我的.调查结果来看,破坏共享单车的人主要有学生、汽车车主和一些自私贪婪的人。学生是因为没有公德心而破坏共享单车,车主是因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挡了他们的车辆才破坏的,而那些自私贪婪的人则是为了一己私利。
我希望大家都重视保护共享单车这件事。大人们不但不能破坏共享单车,而且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另外,希望大家使用完共享单车后,能把它们停放整齐,不要挡住别人的路,这样就没有车主会砸共享单车了。希望每个人都能爱护共享单车,让共享单车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吧!
青桔单车调查报告篇5
就共享单车的单次使用距离而言,“1~3公里出行”大于“3~5公里出行”大于“5~10公里”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这个口号,不是说说而已。除了需求外,单车的用户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骑行距离。而男性在3~5公里的骑行段明显多于女性,体力优势明显。
披星戴月,上下班使用最集中
上班族对共享单车的感情,那绝对是不掺一点水分的。
